科普知识

Popular Science Park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园建设 > 科普园地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发布时间:2016-04-21 18:43:38 点击:925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西部60公里处的登封市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6′07″至113°11′32″,北纬 34°23′31″至34°35′53″。是一座以地质构造为主,以地质地貌、水体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总面积464平方公里,分为太室山、少室山、五佛山、五指岭和石淙河五个景区。

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连续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18亿年、6亿年的三次剧烈地壳运动,形迹出露清晰,是研究地壳早期演化规律、追溯地球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是一部记录在石头上的地质史书。

根据嵩山“五代同堂”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可以追溯嵩山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和岩浆侵入,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其结果使早期沉积火山熔岩和碎屑岩,受到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和强烈的变质,形成一套绿岩系,地质学界称之为“登封岩群”。在那时,嵩山露出了最初的尊容。

距今25到21亿年,嵩山地区在陆地环境下,遭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嵩阳运动形成的山峰被渐渐地夷为平地。距今21到18亿年,嵩山地区成为一片大海,沉积了厚度达2500余米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这是一次强烈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早期嵩山的地层岩石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最典型的是嵩阳运动底砾岩被定向拉长,嵩山群石英岩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褶皱形迹,有尖顶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和平卧褶皱等。

“中岳运动”后,嵩山地区再次被剥蚀、夷平,逐渐被海水吞噬,沉积了被称作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岩石地层。

熬过了漫漫十几亿年的沉寂,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嵩山第三次大范围地升出海面,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嵩山又经历了古生代多次广泛的海侵和海退,于频繁的沧桑巨变中,为人类积聚了丰富的煤、铝资源。

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以其强烈的褶皱和断块对嵩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嵩山的地貌构架基本定型。

进入新生代,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开始造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嵩山又借助喜马拉雅运动之力,进一步隆升,并遭受风化剥蚀,历经沧桑的嵩山终于定格为现在的面貌。

走进少室山,从不同的方位观看,那一簇簇白色岩柱,在蓝天白云的烘托下,或像一柄柄利剑直刺苍穹;或像一册册图书整齐排列,“书册崖”就是因此命名。

太室山海拔高度在1400米以上,相对高差达上千米,犹如天然屏障。由于太室山体为一宽缓的复式背斜,不同的部位差异很大,崖壁断面上的肌理十分清晰,就像一只巨龙卧伏在中原腹地。太室山天门峰是嵩山最壮观的石门。山峰两崖对峙,中豁如阙,名为嵩门,也叫天门峡。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在《天门歌》中用“倚披鹏翅,棱层龙鳞”的诗句形容嵩门的奇崛之势。嵩门待月是嵩山奇观之一。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形成了很多奇特的流水地貌景观,峡谷深涧中,断崖峭壁上,溪水长流,瀑布高悬。

卢崖瀑布位于登封市东北10公里处,太室山东南的悬练峰和鸡鸣峰之间的四里河峡谷内。自峰顶而下,形成了一系列陡崖和宽缓的台栈。陡崖的下方,急流把河床掏蚀成壶穴,于是形成了瀑布和深潭。在这一条由12个瀑布和12个水潭连在一起的白色峡谷内,瀑布如练,潭水清冽。

位于卢涯瀑布上方的一线天,岩壁青森,似刀劈斧削,人入其中,只见水滴晶莹,如珠玉挂壁。从石壁间仰望,上方青天一线,有不知天高地厚之感。

过黑龙潭,进入墨浪涧。墨浪涧上下有十多个壶穴,十潭墨浪也是嵩山胜境之一。太室山阴的八龙潭、九龙潭,古岩碧潭相映成趣,是嵩山绝佳的清幽之处。

风雪雨雾中的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千姿百态,各显特色。风雨中,雾霭从山谷中升腾,峥嵘的嵩山奇峰在迷雾中时而半掩芳容,时而隐于飘渺的云雾之中。大风吹过,流云散去,则锋芒毕露。峰峦时隐时现,尽显沧海风流。

山体岩石被雨水试去了尘埃,雨水浸透的花岗岩、石英岩、片麻岩,色彩丰富,凝重如泼墨,淡雅如浸润。

雪后的嵩山,则更显其苍古。白雪隐去沟沟壑壑,把山的肌理清晰地勾勒出来。夏天成荫的绿树在冬季变成了一道道黑色的线条,描摩出嵩山连绵起伏的轮廓。

嵩山所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嵩山是夏朝立国前后的主要活动区域,夏禹在嵩山阳城建都,夏启相传是嵩山的灵石所生。太室山万岁峰下的启母石和建于东汉时期的启母庙阙是这段美好神话的见证。

嵩山在周代更是显赫无比,被周王朝尊称为“天室”。周公在嵩山阳城兴建测影台,从礼制上确定了嵩山为天下之中。嵩山凭借其岳立天中的地位,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的圣山。

嵩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摇篮。唐代僧人一行在会善寺编修了《大衍历》。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又在嵩山建观星台,他在此制定的《授时历》居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嵩山为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程颢、程頣在嵩阳书院为宋代理学奠定理论基础,二程理学所阐释的新儒学在宋代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成为主流文化。东汉明帝修建的嵩山大法王寺,是中国最早的汉传佛教寺院之一。此后,中国佛教主要宗派禅宗在嵩山少林寺创立,少林功夫更成为享誉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始祖张道陵在嵩山精心修炼,创立了五斗米道教。北魏寇谦之在嵩山修道五十年,创立了新天师道,得到北魏太武帝的推崇,道教至此更为兴盛。

古老的地质运动和久远的人文薪火在嵩山不期而遇,其中的奥秘,期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文章来源:http://www.songshan.gov.cn/ShowNews.aspx?typeid=24&newsid=NEWS00000000731

编辑:刘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