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遗产

Immaterial heritage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奥嵩山 > 非物质遗产

嵩山根雕

发布时间:2012-01-04 13:05:23 点击:484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档 案 表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项目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名称:             嵩山根雕        

项目保护单位:       登封市文化馆       

项目所在县区:  登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河南省文化厅印制

二○一三年八月

 

 

嵩山根雕

项目类别

传统美术     

登封市文化馆

单位法人

张爱玉

037162830886

电子信箱

hndfwhg@163.com

登封市嵩阳路北路/452470

登封市在五岳之宗、万山之祖的中岳嵩山脚下。嵩山是秦岭相对独立的山体,是35亿年前崛起的古陆。历经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时代连续,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登封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岳嵩山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在此均有广泛分布。地理坐标为北纬3426分至3433分,东经11244分至11315分。嵩山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暖适中。年降雨量525.4毫米,日照总时数2275小时,无霜期为238天,植物生长期为265天,年平均温度为14.2度。嵩山地区因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势陡峭,丘陵起伏形成了多种情况的小气候环境,给植物种群提供了多种变异性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为树根艺术创作提供了原始材料。

树根艺术创作分布区域广泛。解放前,树根艺术初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实用品,嵩山地区及其偃师、巩义、荥阳、新密、禹州、汝州等周边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人创作和使用。新中国成立后,登封的根艺作者大都分布在登封市东部几个乡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卢店屈家坊的刘凤举。六十年代有告成镇双庙沟的毛怀。七十年代有告成镇东园的张金盘,有中岳办辛店的毛永亮,八十年代有嵩阳办的郭顺昌等。

树根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核心区域、嵩山文化圈的重镇—登封。登封是三河之源、五岳之尊、万山之祖、天地之中的地方,是中华民族活动最早的地方之一,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遗迹文物星罗棋布,是中国人进入文明时代最早的地方,是萌发治国之道和形成礼仪之邦的发祥地,是夏、商、周三代文化孕育和传播的中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树根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艺术。

商周时期就有造木人,战国时期出土文物有辟邪、角形器,汉代有孔氏家族的天然拐杖,南北朝有僧韶隐士的竹根如意,宋元时期张炫的荆根枕,明清时期现存有根制双椅,麒麟、凤凰、卧狮、八仙人物等。树根艺术早期出现在嵩山地区及其周边每个村村寨寨先民生活中,都是重要的实用品。如绳钩、绳拘、秤杆、点棍、驴驮子等百余种。解放后又有了像花架、笔筒、根盆景等实用树根艺术制品。时光隧道进入二十世纪末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低档树根艺术制品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中高档品种繁多的树根艺术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树根艺术创作的人员达到十数人,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达到了新的高潮。

 

该项目创作工艺复杂,采根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意外伤害多,作品完成周期长,社会关注度低,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悬殊大,处在自生自灭的状况。已完成的作品已得以初级保护和收藏。

树根艺术的创作工具:

1、锯类:截锯、手锯、刀锯、线锯。

2、锉类:扁木锉、圆木锉、三角木锉、钢皮锉。

3、刀凿类:平刀、斜刀、园刀、三角刀。平凿、园凿。磨刀石。

4、磨屑类:砂纸、砂布、砂轮。

5、电动类:电钻、砂轮机、电锯。

6、辅料:蜂蜡、颜料、油漆、排刷等。

树根艺术作品分类:

树根雕、竹根雕、果核雕、根造型、根书法、根帖画、树皮画、木纹画、根漫画、根盆景、树瘤作品、艺术品(如相框)和实用品,如绳钩、绳拘、秤杆、点棍、驴驮子等百余种。

 

郭顺昌出身于医药世家,更是出生于世代传承的根艺世家。在嵩山地区有广泛的影响。郭氏家族几代人从采药的药农、治病的郎中到中医师、中药师、再到主任医师、主管中药师,还有誉满中州的“乾坤中药房。”在野外采集中草药时把偶尔发现的奇异枯木朽根,利用独特的创作技艺,妙趣天成,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赋予艺术生命。美化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智慧,使人深受教育。至今还保留有老前辈遗留的枯木艺术品。郭顺昌继承了家庭世代祖传的根艺创作事业,以非凡的毅力献身于根艺事业,二十余年来创作作品300余件。艰苦卓绝地守望着这一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树根艺术创作郭氏家传谱系:

第一代:郭来旺    1871.02-1921.12  秀才

第二代:郭    1903.03-1979.11  小学

第三代:郭乾坤    1932.08-         大专

第四代:郭顺昌   1954.03-         大专

1.树根艺术。树根艺术是树根造型天趣艺术,广义上不仅限树根,常用的有树根、树皮、树瘤、树木纹、竹根果核等。二十世纪前根艺作品以实用为主,二十世纪后根艺作品以艺术品为主,以枯木朽根为创作材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树根艺术的天趣艺术性。树根艺术创作是利用根的天然形态突出表现根的自然美和意境,这种艺术创作不是纯人工所致,是“与天同创”“天人合一”的艺术。

3.树根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区别

木雕,石雕等雕刻艺术,一般不受原材料质地、外型的制约,不仅自由发挥地雕刻出各种艺术品,而且还可以复制很多相同的。树根艺术是由原材料的质地、外型决定的,是靠艺术家的慧眼鉴别和发现悟出来的(约占70%),在天然的基础上加作者“画龙点睛”提炼创作而成的。是原汁原味地利用根外形的转折、扭曲、凸凹、窟窿、根须、疤节、树瘤、纹理和色彩变化等自然元素表达作品主题的。是艺术的“似与不似”的美,是“与读者再创作”的特殊艺术。每一件都是孤品,不能复制。树根艺术创作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还于自然。

4.树根艺术的原材料特征

原材料是美术家在荒山野岭、沟壑溪叉慧眼发现的,那种将死亡的枯根、腐烂的朽根,伐木留在地下的废根和不成材的下脚料的美。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节能环保,化腐朽为神奇的和谐艺术。

5.树根艺术历史悠久。

用树枝杈做成绳钩、绳拘、秤杆、点棍、驴驮子等百余种。是人类社会初级阶段最原始的创造发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6.世界性审美观的融合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是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相冲击、碰撞的世纪,这种碰撞在本世纪末才真正走向融合,于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旗帜鲜明的口号才响亮地提出来。因树根艺术这一古老的、原汁原味的、自然神奇的民间艺术,它少了些浮躁和媚俗,用它来装点生活,使人感到一种安详、亲切和返璞归真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它有力地揭示了世界不同民族之间最原始的共性,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树根艺术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

嵩山地区及其周边根艺历史悠久,它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的。没有根艺的产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要改写。它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见证。嵩山地区及其周边各个历史时期的根艺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从最初级的防止野兽伤害的棍棒发展到梭镖枪、弓箭、设陷阱的竹签子及后来的装火药打猎的药葫芦。

从最初的用树枝杈做的绳钩到用树枝杈做的用于捆柴草的绳拘,这个典型的最古老的应用范围最广的、传承历史最长的根艺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ƒ从装饮用水的水葫芦、竹筒做的醋提子到小孩玩的水卜几,再到用秤杆提灌是嵩山地区及其周边人类一个伟大创举。

④嵩山地区及其周边山路窄小,弯曲陡峭。从行路人不可缺少的拐棍到挑夫用于换肩和短暂休息的点杆,再到用牲口驼物的驴驮子,这些都是最早应用的根艺作品,是此区域特有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文化价值

嵩山根艺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的。内容丰富,科学含量高,应用广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是华夏文明的一种符号和文化载体。展现了嵩山儿女非凡的文化创造力。一脉相承、世代相传从无间断。为华夏文明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博大精深。树根艺术作品曾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深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了和谐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3.艺术价值

嵩山地区及其周边的树根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独一无二、变废为宝的创作材料,是利用根的天然形态,突出表现根的自然美和意境。其次是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师法自然,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天人合一,奇巧结合的创作理念。用“似与不似”、“与读者再创作”的创作方法原汁原味的利用材料的天然元素,使创作工艺趋于自然厚重、朴实无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嵩山儿女醇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其三是它的不可复制性。每件作品都是孤品,是任何材料和技术都无法达到的艺术,这种深深根植于嵩山地区及其周边民间的有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天趣艺术,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神奇的吸引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每件作品都是一首无声的诗,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副立体的画,可全方位的欣赏到美和意趣。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使人读出意趣和故事,叫人惊叹,品味,联想和回味。

4.科学价值

嵩山地区及其周边人类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创作的许多实用根艺作品都运用了丰富的科学原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从以下几种可以看出:

一、从用废树根做的桌凳中看出嵩山地区及其周边人类最古朴的废物再利用的思想意识。

二、从用树枝杈吊钩挂物中看出是利用力学的力方向相反、力质量平衡的原理,这是人类最初的科技成果。

三、从用树枝杈做的绳拘中看出是利用了滑动力学的原理创造的。它是最原始的,向滚动滑轮方面过渡的一种过渡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滑轮的鼻祖。

四、秤杆提灌是运用力学的杠杆原理加辅助平衡,把水提到高位,还有小孩玩的水卜几都是水泵和提灌设备的鼻祖。

五、用核桃做的核桃哼是利用空气力学的原理、惯性原理,利用旋转惯性使叶片切削空气,产生升力,是现代直升飞机的鼻祖。

六、收麦用的泼子是利用力学的惯性原理,从镰刀收割的低级向高级进化的产物。运麦的包子是利用滑动力学的原理从肩挑运输向轮子滚动的车子运输方向发展的一个产物,这两项也是嵩山地区及其周边独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

从麦杆咪的单音阶到小孩玩的竹筒变音哨的多音阶,是利用了空气的共振原理从低级到高级的二级创造,是现代笙、萧、笛、管的鼻祖。

 

近代以来,树根艺术的创作和延续遇到了严重的危机。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体制,中国先后经历了小农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难想象由此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震撼与动荡是多么巨大。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中国封建统治的大门被强行打开,西方新技术、新材料被大量引进,是中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洋货、洋玩意等新东西,逐渐渗透到老百姓生活中。人民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树根艺术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从调查中发现,嵩山地区及其周边人类创作的根艺作品有百余种,绝迹的二十余种,传承下来的十余种,还有数十种没有传承下来,急待挖掘传承这是其一。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民为了获得高效益的经济回报,大都选择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作为民间艺术的树根艺术,它的主要功能是文化和社会效益,经济功能环节还很薄弱。故很少有人涉猎。这是其次。由于政策的不到位和认识上的误解造成取材难,后继乏人。这是其三。搞美术创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发展不均衡,历史欠账太多,有些人想搞,但没有美学知识搞不成,造成树根艺术创作人才青黄不接。这是其四。树根艺术创作不像其他文学、音乐、绘画等所谓的“精英文化”那样有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经费投入、人事编制,现在民间树根艺术还是处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自生自灭的艺术。在世的老艺人已进入暮年,有些艺人已改行另谋生路,只有极少的守望者也难以为继。如政府部门不给予支助政策,若干年后将是人亡艺绝。

一、法律措施

20021028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民间根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已经包括在这一法律范围内。

二、为保护传承人已采取的其他法律措施

1.《宪法》第十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2.《宪法》第十四条,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3.《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文化历史文化遗产。

4.《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5.《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

6.每财政年度奖给荣获市级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者奖金若干。

7.每批次荣获市、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人员发给政府津贴若干。

三、已租用大厅100平方米,将郭顺昌的300余件作品全部陈列保存。

四、2008年设立“嵩山根艺文化研究所”,对根艺文化研究传承提供组织保证。

1.将嵩山根艺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保护艺术,制定有关保护法规,解决创作根源难等问题。建立嵩山根艺艺术人才保护制度,将保护工作列为政府文化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内容,确保将嵩山根艺继续传承下去。

2. 建立嵩山根艺文化遗产数据库。

3. 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拨专款支持嵩山根艺的研究、开发、创作、展览和培训等活动的经费。同时向社会募集经费,吸收个人筹资用于该项目的保护和发展。

4. 建立郭顺昌嵩山根艺博物馆,陈列宣传保存根艺精品。

5、加强“嵩山根艺文化研究所”的建设,完善保护措施。

6、采取专家、专业人员相结合,不断开发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包装、新产品。

7、努力打造嵩山根艺名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及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开拓新的根艺市场。

8、建立专业根雕、木雕技术学校,培养大量的艺术创作人才,为就业、再就业开辟新的就业途径。使树根艺术长久繁荣发展。

 

 

 

 

 

郭顺昌上山采根

拍摄者:李艳艳        拍摄时间:2013.10.20      联系电话:13592558505

煮根

拍摄者:尚荻        拍摄时间:2013.11.8      联系电话:13903815263

剥根皮

拍摄者:尚荻        拍摄时间:2013.11.8      联系电话:13903815263

截根枝

拍摄者:尚荻        拍摄时间:2013.11.8      联系电话:13903815263

雕刻

拍摄者:尚荻        拍摄时间:2013.11.8      联系电话:13903815263

根艺作品“少林金刚”

拍摄者:黄建松        拍摄时间:2012.11.8      联系电话:13603718166


 

 

 

 

河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档 案 表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姓名:            郭顺昌           

项目名称:             嵩山根雕          

项目类别:             传统美术                                  

传承人所属县区: 登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河南省文化厅印制

二○一三年八月 

 

 

郭顺昌

   

 

1954.03

   

大专

   

根雕

高级根艺

美术师

荣誉称号

中国百名

创新英才

201311

 

       

 

       

 

       

 

13783513904

工作单位

嵩山根艺文化研究所

452470

电子信箱

guoshunchanggenyi@163.com

河南省登封市南环一路经济实用房小区

郭顺昌,男,汉族,1954年生,湖北大学毕业。

1978.71982.7在湖北大学学习

1982.71985.10在登封市药检所工作

1985.10至今从事根艺文化研究和创作

郭顺昌出身于医药世家,更是出生于世代传承的根艺世家。在嵩山地区有广泛的影响。郭氏家族几代人在野外采集中草药时,偶尔发现奇异枯木朽根,便赋予其艺术生命。至今还保留有前辈遗留的枯木艺术品。郭顺昌以非凡的毅力献身于根艺事业。

第一代:郭来旺    1871.02-1921.12  秀才

第二代:郭    1903.03-1979.11  小学

第三代:郭乾坤    1932.08-         大专

第四代:郭顺昌   1954.03-         大专

本人出身医药和根艺世家,前辈把在上山采药发现的枯木朽根创作成笔挂、笔筒、镇纸、拐杖等实用品和艺术品,在家庭环境和前辈的影响教育下,从幼年就酷爱根艺,从未停止过在艺术天地的探索和耕耘。认识到根艺品是“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美”的最佳体现,潜心近30年研究根艺文化和根艺创作。

嵩山根雕是树根造型艺术,广义上不仅限于树根,常用的还有树皮、树瘤、树木纹、竹根、果核等。

根艺创作是利用行将死亡的枯根、腐烂的朽根、伐木留在地下的废根或不成材的下角料,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节能环保、化腐朽为神奇的和谐艺术。

根艺创作是利用根的转折、扭曲、凸凹、窟窿、根须、疤节、树瘤等自然元素,靠艺术家发现悟出来的,是艺术“似与不似”的美,是“读者再创作”的特殊艺术。

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不能复制,树根艺术创作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还于自然。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优秀专家、中国根艺美术家、中国百名创新英才、首届河南十大文化新闻人物、郑州市农村优秀人才、登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级民间艺术师,创作根艺作品300件,数10件作品获奖。

郭氏家族的嵩山根艺的特色和个性是创作相对纯天然、原生态的高端艺术品,追求的是美的最高境界——自然美。她也是由嵩山地区地理环境、生态资源决定的,她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美术基础。

目前,结合创作成本、市场价位和社会购买力三元素来看,还没有发现真心学习郭氏嵩山根艺文化的人员出现,只有根艺界的同行们前来具体求教和社会上好奇者探求。

参与社会数十次各级各类展览活动。影响广泛,业内著名,社会好评。

登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牌匾和传承人证书

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牌匾

本人放弃了正常人拥有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生活水平,坚守该项目,专业从事工作30余年,典藏作品300件,事迹突出,在各级各类展览赛事活动中屡屡获奖,被各级各类媒体多次采访并作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影响广泛,为该项目的保护传承,打造了舆论根艺文化氛围,对发挥根艺作品的社会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