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颛孙师

发布时间:2012-08-08 10:07:00 点击:567

颛孙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时期嵩山南麓阳城(今河南登封)人。颛孙师是孔子的学生,出身微贱,性偏勇武。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据说仪表堂堂。孔子曾评价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子路鲁莽。孔子死后,居于陈。其后学成为儒家一派,称为子张之儒。

颛孙师虚心好学,在《论语》中有九次询问孔子的记载。有一次,他向孔子学习谋求官位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保留疑问,慎重地谈论其余的,就会少犯错误;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能少有悔恨。言语少有错误,行为少有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

颛孙师向孔子询问最多的就是什么是仁。一次,孔子回答他说:“能在天下施行五项德行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项?”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敏捷、慈惠。恭敬就能不受欺侮,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信任,敏捷就会有成绩,慈惠就能役使他人。” 颛孙师一次还问道:“楚国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没有喜悦的神色;三次免职,没有恼怒的神色。过去令尹任内的政事,必定一一告诉新任令尹。怎么样啊?”孔子说:“忠诚啊!”颛孙师说:“崔杼谋害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十乘马车,却放弃而离开齐国,来到一个国家,说‘如同我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就离开了。来到另一个国家,又说‘如同我国的崔杼大夫一样’,就又离开了。怎么样啊?”孔子说:“清白啊!”

颛孙师还向孔子询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懈怠,实行政令靠忠信。” 有一次孔子还向他详细解释怎样才能治理国政。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习,才能治理国政。五种美德是君子施予恩惠而不浪费,使老百姓劳动而不怨恨,有欲望而不贪婪,安详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要做到这五种美德,就要给百姓们利益,希求仁而得仁,还要衣冠端正、仪态庄重、态度严肃,使人望而生畏。四种恶习分别是不加教诲就杀戮叫做虐;不事先告诫就检视成绩叫做暴;懈怠政令却又限期完成叫做贼;同样给人东西,该给的时候却又吝啬,叫做小吏。”颛孙师还问如何才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边远少数民族的地方也能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敦厚恭敬,即使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忠诚守信,敦厚恭敬,这几个字,站立时就如同它们耸立在面前,乘车时就如同它们镌刻在车横木上,这样做才能行得通。”于是子张把它们写在腰带上。

孔子还教导他如何提高德行、辨别心惑,孔子说:“以忠诚守信为本,趋从大义,就可以提高德行。喜爱时希望他生存,厌恶时希望他死去,既希望他生存又希望他死去,这就是心惑。《诗经·我行其野》中说:‘诚然不是嫌贫爱富,亦是见异思迁。’”

颛孙师认为,士人遇到危难时能献出生命,遇到得益时能想到大义,祭祀时能想到恭敬,守丧时能想到哀伤,那就行了。孔子在问答子贡“颛孙师和卜商哪个更能干”时,说颛孙师过头了些,子夏不够了些。子贡又问“是颛孙师强一些吗”时,孔子说:“过头和不够差不多。”这就是成语“过犹不及”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