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王忠民

发布时间:2013-01-18 08:33:00 点击:464

王忠民,字子道,河南登封颍阳人,《宋史》列入隐逸传,被称为忠节之士的代表。乾隆五十二年《登封县志》将其列入先贤传。

王忠民祖上世代以医为业,他幼通经史,对刑名之学尤为精通,经常闭门在家。宣和六年(1125年),童贯任招讨欲攻取燕山,王忠民听说后说:“先帝与辽人有唇齿之好,现在相信奸臣之计而累弃之,祸患不久就要降临了。”后来,金人违背盟约,再次占领燕山,宋徽宗才醒悟追悔,遂下诏说:“难道真的没有四方忠义之人来殉国家一日之急?”王忠民读诏而泣下,说:“真的如此啊。”金人攻打宋朝,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与金人签订城下之盟后,宋徽宗下诏说:“应朝廷之阙失,政令之僻违,保邦御众之方,安边御敌之策,自今中外臣僚民庶皆许直言,实封以闻,虽有过差,弗加谴责。”王忠民于是著《安边休征书》,并画图遣人到北军送达金国执政大臣。又著《保图长庆书十一策》、《经民守业书四策》、《通利养民书三策》、《去冗裁俗书十一策》,都经河南府而投书朝廷。靖康元年(1125年)冬,皇帝屡次征召,王忠民以病推辞。建炎元年(1127年),金人板榜有“穴鼠民伐罪”之语,王忠民著《六论》以辨,并密遣使者散发于敌境,并把副本献给朝廷。宋高宗渡江后,王忠民隐居不出,诸镇如翟兴、同解制置使李彦先等都很敬重他,想让他出来为官,但都以病为由而坚辞不受。后来,张浚授以迪功郎,他也不接受。以后翟兴徙治药川,王忠民遂避地南下,在内乡遇到商虢镇抚使董先,就留在军中,董先事之以师礼。

绍兴元年(1131年),金人立刘豫为帝,王忠民作《九思图》及定乱四像转之金主,并将其镂板印图散发于伪境,以明天下之义。绍兴三年(1133年),翟琮以其忠节向朝廷推荐,特授宣教郎,诏董先将其送至皇帝之行在。王忠民到后,宰相吕颐浩、签书枢密院事徐俯见到他后都以礼相拜。第二天,授他为宣义郎,王忠民上疏辞官说:“我痛恨金人无道,所以三次给金主上书,请归还二帝,本心是报效国家,而不是希冀名禄。”宋高宗没有答应,王忠民即把诰书置于木匣中,在上面题字:“本心报国非求名禄”,藏匣于七宝山下,后来经再三恳求才得以应允。这时董先的军队驻扎在豫章,就又去找董先,但王忠民以后再也没有出来为官。第二年,王忠民撰《三国和议》,复镂板广传,又遣使臣岳知常贩之于敌境。不久,王忠民以擅越外界被押送至福建,不久得释。绍兴八年(1138年)十二月,宋高宗三次下诏要忠民到朝廷,都力辞恩命而罢归,后家寓临安,卒时年75岁。

宋代取消了贤良科,当时人们认为,两汉时举贤良科,都是因为兵荒灾变,所以才询访阙政,而现在国家受瑞登封,无需如此。宋高宗时重视遗逸之士,他先访布衣谯定,又让尹焞以处士入宫讲筵。后来的束帛之聘,如王忠民之忠节,张志行之高尚,刘勉之、胡宪之力学,就赐出身,使之教授本郡,或者赐处士号以示恩宠,目的在于振清节,厉颓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代时就把王忠民当作了忠节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