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丘处机

发布时间:2013-01-22 10:34:00 点击:563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后赠号长春真人。嵩阳世族,后迁居登州栖霞(今属山东)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被尊称为“真神仙”和玉器行业的祖师爷。著有《磻溪集》六卷。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丘处机少年时代,有相者说他“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大定年间,十九岁时出家宁海昆仑山(今山东牟平东),翌年9月,闻陕西终南山道士王重阳至宁海州传道,遂下山拜其为师,成为王重阳第一位弟子。他以虔诚、机敏和勤勉好学,深得王重阳器重。1169(金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于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丘处机学道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与其另外六弟子被称为“七真”或“全真七子”。 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瑞、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1174(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磻溪(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潜修7年,乞食度日。因他行携一蓑,故人称“蓑衣先生”。随后,又迁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他“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潜心修炼,渐有声名,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1188(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庵,并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诫。由此名声大振。1191(金明昌二年)秋,丘处机回归故里修建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1206(金泰和六年),他重返宁海,改马丹阳故居为玄都观。1208年后,丘处机曾两访崂山,足迹遍及青州、登州、莱州等地,扩大了全真教的影响,1214(金贞佑二年),益都杨安儿起义军攻克登、莱等州,丘处机奉旨招抚了部分义军。其时,金、蒙、南宋三势鼎立,争相诏求丘处机,他概不应诏。

金兴定三年(1219),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相邀,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1220年秋,丘处机遂率弟子18人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今河北宜德),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尔,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今薪疆昌吉)、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霍阐没辇(锡尔河)、撒马尔罕、碣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沙勃兹),越阿姆河而南。历时3年,行程万里,74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见。当时,元太祖正在西征,日事攻城,丘处机常常以“天道好生恶杀”的道理劝说太祖:要统一天下的,“必在乎不嗜杀人。”元太祖问他有关治国安民的方略,他回答说:“敬天爱民为本。”劝说太祖要讲究治道。元太祖问他“长生久视之道”,他“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不要奢靡贪心。太祖深为折服, 并命令“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赐给他“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唯曰神仙”。 1223年,丘处机要求“东还,赐号神仙,爵大宗师”,让他“掌管天下道教。”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白云观)。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通过人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寺庙改道观、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计其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赐丘处机金虎牌主领道教,七月,丘处机病逝于天长观,终年80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褒赠“五祖七真”徽号,赐号“长春演道至教真人”,世称“长春真人”。丘处机遗骸葬于北京白云观处顺堂。由于他对全真道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后代的一些道观,如北京的白云观等,专门建有丘祖殿。

 丘处机秉承全真遗教,主张三教平等相通互融,主张修道教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主张清心寡欲即为成仙之本根。著述有《大丹直指》书中述九种炼丹方法,主张人体中先后天气可以相交作用结成大丹的原理,遗著还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磻溪集》、《鸣道集》、《摄生消息论》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丘处机西游经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