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

Historical legend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历史传说

克勤克俭

发布时间:2016-03-11 07:35:41 点击:495

  石淙河又名平洛涧,发源于嵩山北麓,流经唐庄、卢店、大冶、告成,而注入颍河,在大冶镇和告成镇交界处有一段河道,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涧中有巨石,两岸又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石上青苔满布,涧水清澈见底,空中莺歌燕舞,水中群鱼嬉游,女皇武则天曾在此大宴群臣,所以 “石淙会饮”名列嵩山八大景。

  女皇武则天对嵩山情有独钟,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改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690年革唐为周后,天册万岁二年(696年),武则天登上中岳嵩山,举行了封禅大典,为纪念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遂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封禅之后,武则天也年事已高,其皇位继承人问题逐渐浮上了台面,是由娘家武姓侄子接班还是把权力交还给李家,也一直困扰着武则天。后来,武则天听从李昭德、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谏,准备传位于自己的第三子庐陵王李显,但是,其侄子梁王武三思等对皇位也是觊觎已久。为了化解李、武两家的矛盾,保证李家在她身后不迫害武家,武则天采取了通婚、盟誓等手段,但她觉得这些还不能保证李武两家消弥裂痕。为了确保她身后儿子顺利继位,侄子们平安无虞,武则天又决定通过宴游形式,进一步融洽两家关系。

  嵩山东南的石淙河,号称“水营山阵”、“天中胜景”,武则天曾多次到此巡游。大周久视元年(700年)夏天,武则天率领群臣来到了石淙河三阳宫,每天处理政务之余,就带着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梁王武三思等饱览石淙美景,融洽双方关系。一天,武则天在石淙河中的巨石上摆下宴席,大宴群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笙歌齐奏,兴致所至,武则天赋诗一首:《夏日游石淙诗并序》中写道:“三山十洞光玄篆,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崖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尝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然后,武则天要求群臣们应制和诗,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梁王武三思、宰相狄仁杰以及张易之、张昌宗、姚元崇、李峤、苏味道、崔融、阎朝隐、徐彦伯、薛曜、杨敬述、沈佺期、于季子等16位宰臣纷纷奉和,各赋诗一首。史称这次诗会为“石淙会饮”。武则天还命书法家薛曜书丹,让工匠将这17首诗刻在了石淙河北侧山崖上。“石淙河摩崖题记”现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 武则天表面是游山玩水,实际上是把大家拉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借此协调李、武两家矛盾,平衡两家关系。事实证明,武则天的“石淙会饮”非常成功。

  从此,石淙河成为了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石淙会饮也成了文坛盛事。每逢三月三上巳节或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文人们就携带酒菜到此修禊,一边饱览秀丽景色,一边饮酒赋诗。明代登封知县傅梅就多次陪同文人学士们到此游览赋诗,并写有诗歌《石淙修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