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景日珍(左为日)

发布时间:2016-04-05 17:28:00 点击:816

景日珍(左为日)16611733年),字冬旸,号嵩崖,河南登封市大冶人。官至礼部右侍郎加尚书衔,是封建社会后期登封官阶最高的人。著有《说嵩》、《嵩岳庙史》、《嵩台学制书》、《嵩台随笔》、《嵩崖学凡》、《嵩崖尊生》、《嵩崖诗文集》、《景氏家乘》、《会善寺志》、《嵩崖易义》、《嵩阳理学》、《嵩崖家训》、《登封县志》、《河南通志》等。2005年,被评为登封市十大历史名人。

景日珍(左为日)幼年家贫,生有大志,至孝好学,不苟言笑。明末,其祖父景养育因营救卢店五司寨而殉难。其父景星为贡生,精通六经,以教书为生。景日珍(左为日)初读于其父在禹州、登封执教的私塾,后入县学岳生堂,每试辄冠军。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选入嵩阳书院,求学于一代名儒汤斌、耿介,习宋儒之学,曾任书院斋长,帮助院长耿介管理校务,故终身以讲明正学为己任,不屑于博取虚名,以文章知名于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考中拔贡第一名,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举,二十七年联捷成进士。当时考官仇沧柱、王宛平、徐昆山等对其文章赞赏有加,以公卿之位期之。

景日珍(左为日)初任广东肇庆府高要县知县,到任后,他微服私访,了解民情,不到三个月就处理了大批积案。对属吏给约正纪,分设纪善、纪恶、改过、和事四薄,按月登记缴县,分别劝惩。因任上为民平雪冤案,治理水患,发谷赈灾,深受当地民众爱戴,老百姓为之立碑和建生祠。他率领民众修建的景福大堤,至今仍为西江屏障。上《粤中征米浮价》、《矿商病民》等折,得到皇帝赏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广东巡抚彭鹏将其政绩上报后,景日珍(左为日)升任京畿侍御史,巡视畿辅,因迅速破无头案而受到官民称赞。先后九次出任江南道、陕西道、浙江道、河南道、汾南道监察御史,在陕西道御史任中,因父丧归里,丁忧期满补原官。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冬,景日珍(左为日)升鸿胪寺少卿,两年之内,数迁太仆寺少卿、宗人府府丞、督察院左副都御史,以少宗伯晋阶资政大夫加尚书衔。虽闭门谢客,不附权贵,但“一时朝士,得跻容台,瞻丰采,拟之登龙门焉”。转任户部侍郎后,因礼部侍郎空缺,“举朝复推公,谓天下礼乐尽在容台,非公博洽,不足以任之”,又回任礼部,对清朝典制多所更定,外藩朝贡之使皆以得见景日珍(左为日)为荣。曾三次主持科考,所选拔的人才后皆为知名人士,时人认为其堪比韩愈、欧阳修。雍正三年(1725年)告老还乡。珍(左为日)是除大禹、管仲之外,登封的历史人物中知名度最高的。孔子第七十代孙、袭封衍圣公的孔广肇(下为木)曾为之撰《景宗伯传》,《河南省志》名臣中有传。

珍(左为日)生于嵩山,长于嵩山,对嵩山极有感情。少壮时即畅游嵩山,登山涉水,亲历名胜古迹、奇峰绝献(左有山)、僧房仙室、荒区野冢,凡被埋没无闻的残碑断碣,或字迹剥落,或与史载有出入的,都用心加以考证。上自三皇,下至清朝前期,无论稗官野史,或佛道经籍,举凡涉于嵩山者,都精思力索。致仕归里后,在嵩山逍遥谷建造别墅,杜门谢客,以著述自娱。积三十年之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著成《说嵩》,全书分地理、星野、沿革、形势、水泉、封域、巡视、古迹、金石、传人、物产、二氏、摭异、艺林、风什等32卷,介绍了嵩山地区地名760余处,古迹218处,金石268处,收历代诗赋744首,文156篇。自古以来,有关嵩山的专著很多,而《说嵩》内容最为详尽,是记述嵩山最完备的一部志书,也是人们认识嵩山、了解嵩山、研究嵩山最权威的一部专著,堪称古代嵩山的百科全书。当年康有为游历嵩山时,登封名儒陪同游历时,就手持 《说嵩》作导引。

《说嵩》之外,景珍(左为日)著作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嵩崖尊生》。景珍(左为日)少年时因其母寝疾,而精研歧黄,并以医易同源,亦参研易理,终成一位医学上颇有建树的良医。成书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嵩崖尊生》,为综合性医书,述五运六气、脉法药性、及用药法则,分析病因病机、临床各科证治等,附有方剂,反映了他医学方面的独特成就,是融阐释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为一体的著名医学著作,尤其对妇科有许多独到见解,被嵩山地区的老中医奉为圭臬。此书传入日本之后享有盛誉。

景冬旸著述瞻富,诗文也有很高成就。其诗流传下来的有《望岳》、《观唐王告少林寺教》、《汉将军柏》、《登万岁峰》、《中岳庙怀古》、《冬至日读书嵩阳书院,用邵子复卦诗句四首》、《嵩阳书院即事》、《秋日嵩阳书院即事》等,而以《望岳》和《秋日嵩阳书院即事》为最佳。《秋日嵩阳书院即事》:“莫道寒山不可居,欲寻乐处乐何如。千岩红叶景偏好,一片黄花意自舒。月到迟迟窥瓮牖,云来细细湿衣裾。此间幽赏别无事,深院挑灯读我书。”《望岳》: “移榻得面山,烟霞共昏旦。缥渺飞白云,遥青望不断。似见谪仙人,骑云度石岸。我欲往从之,惜无凌风翰。吟成梁父词,云影忽飞散。”另外,还有《观唐王告少林寺教》,重点描写了少林寺中的古碑:“少林古碑密如栉, 高下竖卧各为质。松柏掩映发幽光, 大半出自名人笔……”其文流传下来的有《嵩阳书院讲学序》等。

登封至今保存有很多与景冬旸有关的遗迹和文物。唐庄陈村有景珍(左为日)墓,冉觐祖为之作墓志,墓碑现存登封城隍庙,其墓现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乾隆皇帝曾为之御书匾额“正人君子”、“国无双品”等。嵩阳书院有“景封公七秩寿文幢”和他创建的“斗姆宫”石匾。法王寺现存有他撰写的《重修大法王寺碑记》,中岳庙留有他的所撰写的碑刻《重修黄盖峰中岳行宫碑记》。逍遥谷有景家花园遗迹,还有他摹刻李邕的“景”、“福”和张瑞图的“光风霁月其襟怀”等石刻。大冶有景家祠堂,登封市档案局现存有景珍(左为日)的《说嵩》、《嵩台书》、《嵩崖学制》、《嵩崖学凡》、《嵩崖尊生》等六部书的木雕版和《景公行乐图》。郑州市图书馆编纂的《嵩岳文献丛刊》收录了他的《说嵩》和《嵩岳庙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现在,登封流传有他的很多传说,如《进士和屠夫》、《焖子的来历》、《双龙衣》、《观星台照壁的由来》、《嵩崖尊僧》、《大人坠》、《捉鸽救母》、《合穿裤》、《授教乾隆》、《金殿献宝》、《无梁殿的传说》、《免炮锣》、《景冬旸写休书》、《乾隆题匾》、《甘草》等,可以说他是登封籍名人中最为传奇的人物。